撰文/陳君琳醫師
吃水煮蛋、喝無糖豆漿,再燙一碗花椰菜補充纖維質,聽起來是不是很健康呢?但你知道,這樣的食物組合對某些人來說,其實是造成身體慢性發炎的推手,反而有機會越吃越不健康,今天我們就來聊聊「慢性過敏」和「發炎」吧。
大部分人認為的過敏是指第一型 —— 立即型的 IgE 過敏反應。這種過敏反應的特色就是快又急,通常接觸過敏以後不久就會產生了,像是局部的皮膚疹、疹子啊、蕁麻疹、鼻塞、流鼻水、眼睛癢。嚴重一點的,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。
過敏的呼吸困難有個特色,因為氣管會水腫,呼吸道會變狹窄,所以這個時候的呼吸會有一種「嘻吼、嘻吼」的喘鳴聲。
如果你跟你的朋友一起用餐,結果吃到一半對方開始出現這種喘鳴聲,就要特別注意他可能是急性過敏,嚴重時可能甚至會危及生命,需要立即性的醫療處理。
大部分像這樣有急性過敏體質的人,其實通常自己會知道,因此平常就會避開過敏原。
但這篇文章我們主要要討論較隱而不顯、偏偏又很常見,會影響我們身體健康的慢性過敏。
根據美國國家過敏症與傳染病研究所,食物不耐受分成以下三種:
很多人搞不清楚這三種之間的差別。
譬如說,很多病人會跟我說,我對牛奶過敏,因為每次只要喝牛奶,我就會拉肚子。但事實上,往往這些人真的去測,他不一定會有牛奶過敏的問題 —— 很常時候反而是「乳糖不耐症」。
乳糖不耐症的人身體缺乏可以代謝乳糖的酵素,於是在喝下牛奶以後,會由於沒被代謝的乳糖而拉肚子,這就是最常見的食物不耐受。所以如果吃了一個東西覺得不舒服,不一定是食物過敏喔。
其實食物是相當複雜的,有些人是對食材本身過敏,但也可能是食物的生產、加工、保存、烹調中,受到其中任何一種產物影響,進而產生不適。
舉例來說,美國穀物會使用一種農藥,叫做日日春。它進到人體裡會干擾我們的荷爾蒙運作,然後引起很多健康上的問題。
又或者可能在保存過程中,食材產生了一些毒素,像是花生的黃麴毒素,或者是保存不當的咖啡產生的黴菌毒素,都可能會干擾到健康。
在食物的加工過程中,這些食品添加物、色素、香料,或者是防腐劑等等,都可能會讓人產生一些不舒服的症狀。這些都是我們在吃下一個食物的時候,可能不會立即想到的,但是食物卻會從這麼多面向,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健康。
嚴格說起來,我們今天探討的是慢性食物敏感(Food Sensitivity),而不是慢性過敏。食物敏感對健康最重大的影響,莫過於長時間的慢性發炎了,就很像你在煮湯,然後開小火,然後一直慢慢的、慢慢的在燒。但如果身體長時間處於發炎的狀況,全身很多機能都會受到影響。
如果我們去看慢性食物敏感可能會引起的症狀,其實從頭到腳都有,像是眼睛癢、打噴嚏、流鼻水、鼻塞、消化道的症狀像是消化不良、脹氣,或者便祕、腹瀉,還有像呼吸道敏感,比如說咳嗽、氣喘,以及皮膚的敏感表現如蕁麻疹、濕疹等等,甚至一直長痘痘,找不出原因,也有可能是跟慢性食物敏感有關係。
再來就是全身性的影響,因為你想想看,發炎就是身體在打仗,所以如果長期慢性發炎,身體的代謝會變得很緩慢:容易疲憊、水腫、體重下不來,或甚至變得肥胖,而精神上也有可能情緒低落、焦慮、失眠,這些東西都可能跟慢性食物敏感有關係喔。
除了慢性發炎之外,食物敏感也會影響你的腸道功能。科學家發現,如果一個食物是慢性過敏原,你又常常接觸到它,實際上是會破壞你的腸道細胞的喔!正常的腸道細胞,應該長滿了像是一根根手指的「小腸絨毛」,這些手指要接觸到食物,才會幫助我們正常吸收食物營養。
但是若身體長期暴露於食物過敏原,絨毛會慢慢萎縮掉,並開始出現一些縫隙,造成本來不該跑進去的東西漏進腸道細胞裡 —— 這種狀況叫做「腸道通透性增加」,簡稱為「腸漏症」。
一旦腸道的健康屏障受到破壞,每天吃下的食物過敏原就有更多機會接觸到我們的免疫系統,形成更多慢性過敏原,而變成一個惡性循環。這些絨毛不見之後,腸道的營養吸收也會受到影響。長久之下,就可能就會造成一些營養失衡。
在我們先前的文章中有稍微提及,其實腸道是免疫系統很重要的訓練場。我們很多免疫細胞會在這裡去學習分辨好的和壞的物質。
但是隨著我們腸道正常的屏障系統遭受破壞,它會變得很混亂,分不清敵人跟自己人。久而久之就比較可能會開始攻擊自己人,而引起自體免疫方面的問題。
如果你有抽血做慢性過敏原的檢測,且了解完上述這些狀況後,你就會更容易明白自己是哪種過敏。現代人很多有過敏問題,許多人在做完過敏原檢測後就會很沮喪,問診的時候對我說:「陳醫師,我好像什麼都不能吃了。」
先別急著下定論,接下來就要講如何挽救、甚至逆轉身體對食物過敏不適的反應。
事實上,食物過敏的反應都是暫時的,所以重點在如何修復腸胃道,一旦把腸胃修復起來,那就有機會把曾經過敏的東西,重新吃回來。但千萬不要拿身體去試,因為當下身體已經對這些食物有免疫反應出現了,所以還是需要暫時適度避開。
要知道自己對特定食物的過敏程度,可以做「過敏原檢測」。它是個半定量的檢測,分成輕、中、重三種層級。如果是重度,代表這個免疫反應比較強烈,建議要在六個月內都不要吃;中度建議避開三個月的時間;如果是輕度,就不是完全不能吃,但是要記住一個原則,不要天天吃,然後一次不要吃太多,因為總量太多的時候還是會引起比較強烈的免疫反應。
最重要的其實還是好好的調養腸道,讓腸道恢復正常功能,我們的免疫反應都會隨之降低。所以在功能醫學上,我們會提到一個東西叫做「5R」,透過這五個關鍵步驟來修復腸胃道,讓腸胃道慢慢恢復到正常的機能,之後就可以重新吃回慢性過敏的食物了。
現代人工作忙碌,所以為了多攝取蛋白質,可能早餐就是牛奶、無糖豆漿,然後吃幾個雞蛋搭配雞胸肉。但是你知道嗎?根據國內大型健檢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,雞蛋、牛奶、小麥、黃豆都是前十大的過敏源喔。
所以,這些你每天都在吃的東西,很可能都會是引起你身體慢性發炎的元兇。這些食物不是不健康喔,只是當它是你慢性過敏源的時候,你每次吃,就像身體打了一場仗,就會引起慢性發炎跟很多後續健康上的影響。所以可以說,別人的蜜糖,也許是你的毒藥喔。不檢測就會真的不知道,這也是為何抽血檢驗那麼重要。
北秀精準減重門診團隊提供的「胰島素阻抗抽血檢驗」,如何達到最佳的測試效果?
關鍵在「抽三劑血」!第一劑血抽完以後請客戶喝下葡萄糖液,後續再抽第二、第三劑。
能夠觀察出患者身體血糖一般水準,以及胰島素的反應在兩小時的期間內變化,量測有無「胰島素阻抗」狀況。
抽血檢驗專案包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