採訪北秀健康管理診所 陳君琳醫師
【陳君琳醫師經歷】
陳君琳醫師除了高度醫學專業,在減重方面亦有豐厚經歷。在大學時期曾經胖到 88 公斤的她,在減重長路上不斷親自試誤——最終得到豐富經歷,學到減重秘訣,成功減重 30 公斤、維持 10 年不復胖。如今陳醫師服務於北秀精準減重門診,發揮專業,更以自身經歷陪伴患者。
如果你希望能順利減重,甚至減重後能長期維持,那麼你需要設法讓你的身體,尤其是大腦中的「下視丘」,重新調整設定。很多人在減重過程中卡關,這很可能來自於「代謝性適應」的影響。我們的體重變化從小到大都有一個固定的「體重舒適圈」,常常經歷一段時間的上升後,停留在某個數字好幾個月甚至幾年。當我們大吃一頓後體重可能上升一兩公斤,但過了一週又回到原來的範圍;同樣的,如果因病少吃,體重暫時下降,但恢復正常飲食後也會回到原本的體重。
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在於,我們的體重和脂肪儲備代表了身體可利用的能量。這對於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,若身體缺乏能量儲備,在斷糧時就無法生存。因此,身體會介入調節,並不會任由我們無限地減少體重。
要解決減重困難,必須先了解這種「代謝性適應」的作用。減重過程中,我們面臨三大挑戰:減重困難、減重停滯期、不斷復胖。首先,許多人即便少吃多動,體重還是無法下降,因為身體會介入調控。其次,在減重進入停滯期、如何與它合作,調整設定點才能突破停滯。最後,減重成功後若沒有調整好體重的設定點,身體仍會設法將體重回到原本的「舒適圈」,形成減重後不斷復胖的惡性循環。
身體是如何調控這些變化的呢?其實我們的「下視丘」,位於大腦中的一個平衡中樞,負責接收來自四面八方的訊號,分析我們的生理狀況後,發出指令來調節體重。這就像中央司令部一樣,控制著我們的體溫、體重和能量儲備。舉例來說,我們的體溫大約維持在 36 度左右,當外界環境寒冷時,身體會縮緊毛孔、減少熱量散失,甚至開始發抖來產生熱量,穩定體溫;而在炎熱環境下,毛孔張開、汗水蒸發來降溫。這一樣的道理也應用於體重的調節。
體重調節的關鍵在於能量的供應與儲備。下視丘會根據我們的食物攝取量和體內的儲備來決定熱量如何分配。當食物充足且營養豐富時,身體能放心消耗;而當食物短缺或體內儲備減少時,身體則會減少消耗、增加儲存。這一調控過程涉及荷爾蒙、自律神經的調節,也影響我們的行為和體內產熱。例如,當減重進入後期,人們可能會覺得懶洋洋、不太想動,這是身體的自我節能機制在運作,讓我們消耗更少的熱量來維持體重。
這一現象在科學上稱為「代謝性適應」,亦稱為「體重設定點」。這個「設定點」的概念可以理解為中央空調的設定溫度:當室內溫度超過設定值,冷氣便會啟動;而當溫度低於設定值,冷氣則會停止。類似地,當體重偏離「設定點」時,身體會透過調控代謝來使體重回歸。也因此,要成功減重並維持,關鍵在於將這個體重的設定點「往下調」。
要讓下視丘設定點降低,了解兩大主要因素至關重要:食物的供應充足與否,以及體內能量儲備的狀態。這就是為何減重時不能僅靠少吃,因為當身體感覺「食物不足」,它就會進行節能來幫助儲備能量。所以減少攝取量的同時,一定要確保攝入的是富含營養的食物,例如維生素、礦物質等,才能支持正常的身體運作。
肥胖不僅僅是吃與動的問題,荷爾蒙、壓力,甚至粒線體的功能都會影響體重的設定點。例如,即便環境中食物充足,但若我們的身體無法有效吸收利用這些能量,身體仍會啟動節能模式。
另一個關鍵因素是身體的發炎狀態。發炎對身體而言是一種壓力源,會讓身體進一步儲備能量,以防萬一。腸胃健康、壓力調適、環境毒素與心理健康等也會影響我們的體重設定點。
慢性發炎、便祕、營養吸收不良、食物敏感等因素都可能讓代謝放慢,成為減重卡關的原因。若能解決這些問題,不僅能突破停滯期,身體狀況也會變得更健康。
最後,不容忽視的還有「毒素」的問題。毒素分為環境毒素和心理毒素兩類。環境中的致胖因子(Obesogens)會干擾體重設定點,而心理層面的創傷、壓力和負面情緒也會影響體重。對一些人而言,未解決的心理問題可能是無法成功減重的原因。
成功的減重,需要讓身體「放心」。脂肪儲備對於生存具有重要意義,能量的儲備就像經濟預備金一樣,在物資豐富的時候可適當降低,但在環境不穩時就需增加儲備。讓身體感覺「安全」,國泰民安,才能跳脫體重舒適圈,進入更健康的狀態。
今天的文章分享就到這裡,若有任何減重或健康相關的問題,歡迎私訊北秀健康管理診所,也歡迎分享給你身邊正在減重卡關的朋友們。
北秀精準減重門診團隊提供的「胰島素阻抗抽血檢驗」,如何達到最佳的測試效果?
關鍵在「抽三劑血」!第一劑血抽完以後請客戶喝下葡萄糖液,後續再抽第二、第三劑。
能夠觀察出患者身體血糖一般水準,以及胰島素的反應在兩小時的期間內變化,量測有無「胰島素阻抗」狀況。
抽血檢驗專案包含: